博览群书 深研佛理
作者:管理员 来源:本站 发布日期:2013-10-14 点击次数:680
海灯法师在大庙刻苦攻读,学有功底,为阔大胸怀提高境界,一九四五年离别了巴山蜀水,四方参学,寻师访友,结识了当时的高僧名师,尤以虚云老和尚对他影响极大,虚云法师德高望重,后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长、名誉会长,现在印度、尼泊尔、新加坡及东南亚各国僧人,有不少是虚云法师的弟子,海灯在其熏陶影响下,佛学大有长进。一九四六年法师受河南省嵩山少林寺住持德意的聘请,任少林寺国术教授,并任讲经法师,海灯法师到少林寺后,精研少林祖师所著《达摩拳经》、《禅宗少林武功图解》、《少林戒约释义》等书,受益很大。他秉承少林禅武精神,一面讲经一面传武,并制定了教武方案,深得德意法师的赞赏。后因时局动荡波及禅林,一九四七年法师又到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,研习《天台宗》,并在那里劳动自给,种芋耕疏度日蛰居天台,怡然自得。他的诗《煨芋》中写到: “真觉寺前夕照斜,算来又是一年跏。 人生到处须寻乐,劈个小园学种瓜”。 《躬耕》诗云: “蓬嵩为侣远诸恼,水月存心到处闲。 最是一蓑耕绿野,几志身在阎浮间”。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法师当年在天台山,躬耕绿野的愉快心情。一九五七年,海灯法师到了江西省永修县任真如寺方丈,在那里讲授《楞严经》、《法华经》,深得信众好评。他在《云居山讲楞严经》诗中写到: “农事泯诸相,勤耕第一尊。 温饱既有得,闲坐话无生”。 抒发了法师当时的心情。 一九五八年以后,法师常住江苏省吴县石公寺,石公寺座落在洞庭西山石公山上,太湖烟波浩渺,横跨江浙两省,湖光粼粼,河汊纵横,村舍田畴,星罗棋布,湖面的山峰,古木参天,青翠欲滴,风光秀丽。法师在那里接收了一批男女徒弟习武,并经常为当地群众治病,深得当地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爱戴,在他一九八七年重返苏州时,省市党政领导接见了他,电视台专门为他录像,其弟子周兴元、蔡林生、马祖铭等在石公山举办了“海灯法师旧居陈列室” 展览会。目前,正在为海灯修建的铁铸“灵骨塔”,不久将耸立在石公山上。同年法师又接受河南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处邀请他重返少林寺,当时少林寺正处于混乱困难时期,他去后积极提出建议,整顿寺规,严格庙纪,并用自己的资金为寺里买了两千斤大米,给每个僧人做了一套衣服,受到僧众的欢迎和敬仰。其它名刹如镇江金山寺,浙江普陀寺和泰州光孝寺,都留下了海灯法师的足迹,在那里,或讲经、或传武、或治病,给当地留下了深刻印象,至今群众十分称颂。
|